彰显办学特色 放飞科技梦想
2015-11-18 11:01:15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向经纬
四川报道讯 (平昌县实验小学 王天宝 王谭强) 平昌县实验小学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平昌县城中心地段,是一所有百年文化积淀的巴山老校,现有教学班65个,教职工228人,学生4500多人。享有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巴中市名校等30余项殊荣。在取得的累累硕果中,科技教育特色日益凸显,孩子在浓郁的科技教育氛围中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创新科技教育管理,夯实放飞科技梦想保障
小学是创新教育的启蒙阶段,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好奇心理和科学探究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我校把“求知的乐园、成长的沃土、创新的摇篮”作为办学追求,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在办学中的独特优势,为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学校高度重视对科技教育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科技教育十年规划》、《科技教育管理考核制度》、《科技辅导员工作制度》、《科技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科技教育成果奖励办法》等,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范畴,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纳入学校部门工作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保障科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创新组织机构,形成三级管理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以加强学校科技教育的领导,保证科技教育经费、人员、器材的落实;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工作小组”,根据科技辅导员的专长进行分工,实行负责制,协调和指导各科技小组按时、有序开展科技活动;成立了以科技总辅导员为组长的“科技活动辅导小组”,具体负责各活动小组的辅导、培训、评比等。
创新用人机制,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配备科技总辅导员1名,每个年级各配备科技辅导员1名,每个班的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兼任班上科技教育工作,还聘请了校外科技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德才兼备,阵容强大。同时积极支持、鼓励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业务培训与进修,采取“请进来”、“网上交流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培植科技新秀,不断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落实科技教育主阵,培植放飞科技梦想沃土
小学科技教育并不是要培养孩子们成为科学家,而是让孩子通过科技教育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学校科普教育工作的主阵在课堂,科技教育课堂是培植孩子放飞梦想的一块肥沃土壤。
落实科技教育课程设置。为了保证科技教育课程的有效开设,我校利用课程设置中的校本课程时间,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科技课,专人上课,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业务档案。科技教育课始终是教研、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教学有计划,辅导有记载,教学有效果。
构建科技教育快乐课堂。科技教育课是孩子感到身心愉悦的一门课程,课堂是学生美的盛宴,创造的摇篮。科技课上孩子不仅可以异想天开,放飞自己的想象,而且可以大胆地实践、探索、创造,通过自己的科技作品表达奇思妙想,把生活、天真、美好、追求、发明等都融入自己的科技作品之中。这正是老师们在探求科技教育快乐课堂的一些基本做法。孩子通过科技教育课堂,心理、身体、智力都得到了愉悦的发展。
开发科技教育校本教材。在扎实开展各项科技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不断思考与探索、提炼和总结,致力于建设具有学校校园特色和使用价值的校本科技教材。目前,学校已编写了三至六年级的科技教育校本教材,印制成册,更好地落实了科技教育进课堂。
学科教学渗透科技教育。我校科技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阵,注重抓学科渗透,提出“人人都是科技辅导员”的要求,明确科技教育不仅是科技辅导员的职责,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工都必须参与到科技教育中来,每门学科及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体现科技教育的职责,每一个教职工都要具备一定的科技教育素养。这样,形成了科技教育合力,充分展现了科技教育的魅力,科技教育大环境得以形成。
创建校园科技馆。为学生在校有更多的科技活动场所,更好地辅助科技教育课堂教学,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学校投资70多万元打造了校园科技馆,无论是馆内的设备设施,还是馆外的橱窗设计都展现了科技文化的内涵。
丰富科技教育活动,搭建放飞科技梦想平台
学校科技教育主阵地在课堂,主要形式是科技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可以让孩子的兴趣得到培养,爱好得到发展;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合作机会,获得健康的心理体验;可以让孩子在合作中去探讨、去创造,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我们把科技教育的切入点建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上,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试飞的科技活动平台。
遵循教育规律,分年段确立科技活动重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我们创造性地在一二年级开展看一本科普书、寻找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解答一个生活之谜、了解一件最新科技成果、参加一次科技会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三四年级校本教材进课堂,根据校本教材了解一件最新科技成果,动手制作一项小发明,做一次科技小实验,画一幅科幻画,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并根据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科技考察实践活动;五六年级校本教材进课堂,结合校本教材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动手制作一项小发明,做科学小实验,画科幻画,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工厂,组织科普夏令营等活动,并写出方案和报告,让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生活,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展示科技教育魅力。科技教育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科技教育的感染力又可以更好地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我们在文明城市、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学生深入实地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我们山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绿色环境资源、农作物资源、水利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课题。我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组建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的科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到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办好校园科技节,推动科技教育持续发展。我校把每年的五月和十月定为“科技活动月”,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技节期间,深入开展“小小发明家”、“头脑风暴”、“巧手制作”等系列鼓动学生创新的专题活动。活动中,亲子互动,师生同台竞技,学校与社会共同演绎。科技节的成功举办,办出了科技教育的美、科技教育的趣、科技教育的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科技的追求、对科技的探究、对科技的渴望。
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推出优秀成果。学校连年参加县、市、省,乃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丰硕。科技实践活动、科学研究项目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达160多件(项),其中获国家专利作品2件,国家级奖励6件(项),省级奖励53件(项)。学校曾被表彰为四川省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连年荣获市、县“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称号。近两年,科技教育工作更是突飞猛进,2014年我校吴臻华老师的科技教育作品《探究农耕文明的活动化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获全国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陈绍全、陈翠兰、付绍涛老师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对平昌连片扶贫区生态农业产业现状调查研究科技实践活动》获全国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15年刘书嫚同学的作品《探究南瓜天然创可贴的奥密》获全国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营造科技教育氛围,让校园墙壁成为展台。走进各班教室,墙上学生的发明作品、科幻画、获奖作品、科技教育之星照片等跃然映入眼帘。这不但展示了一种美,而且展示的是孩子的自信,孩子的成功。每班教室的墙壁、学校内外走廊,到处都有学生的科技作品妆点,学生在校园处处都能欣赏到科技作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我能行”的信念。
吸纳教育资源,增大科技活动合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我校地处县城中心位置,在科技教育资源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让学生走进企业参观,让社区走进校园了解,让家长走进校园赞助,充分吸纳科技教育资源。如我们的科技实践活动中,家长广泛参与,无偿提供交通工具,大力赞助;工厂、社区、单位积极支持,通力配合,为我们的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