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红四乡:打牢脱贫基础 发展“四小”产业
2019-05-29 23:53:29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冯小春
四川报道讯(廖秀华)南江县地处秦巴山区,土地瘠薄,农户住居分散,广大农村缺少工业支撑,是典型的以种养加为主的农业县,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缺乏强劲的经济支撑。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短板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部分贫困户缺“智”、缺“志”、缺“技”、缺资金、缺信息,“等靠要”的福利依赖思想严重,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收入难以脱贫越线;部分乡村干部及帮扶责任人靶向施策不精准,分户制定的脱贫项目规划未完全落实落地,农户增收效益不明显。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准脱贫致富项目是贫困户脱贫“越线”的关键。首先,贫困户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找准切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项目,采取“自我造血”与“外部供氧”相结合,“自我造血”在“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经营”(简称“四小”)产业的发展上找准经济发展突破口,“外部供氧”采取中小型产业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的形式增加经济收入。
瞄准市场,找准发展项目
近年来,红四乡按照“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发展思路,在发展“四小”产业上,亮点频现:南江县聚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石梁村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丹系母猪500余头,年出栏生猪10000多头,永福村何安儒发展七彩林业830亩,伍建华种植车厘子50亩,伍建军养殖竹鼠300余只,养殖土鸡2000余只,陈启国种植香菇10个大棚50800棒,代斌发展流水养鱼45亩,共解决了全村35户贫困户就地就近的就业问题,从而显露出“四小”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今年来,红四乡要求全乡所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做到户户有“四小”产业,现全乡各村“四小”产业发展精彩纷呈,如沈坡村贫困户颜海生在帮扶责任人的倾情帮扶下,借助扶贫小额信贷,发展肉牛3头,黄羊3只、土鸡土鸭100余只、肉鸽200只、鱼类0.5亩、生态猪50余头等产业,有效增加了家庭收入,达到了脱贫“越线”的标准;为建立红四乡全域经济发展骨干项目,在种植业方面,乡党委政府与县农业局、林业局专家实地进行土壤检测,选择了市场前景好、土壤气候适宜栽种的青花椒作为该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采取大户流转土地、散户分散栽植的方式种植青花椒3000余亩,切实实现了全乡户户有产业的发展目标;在养殖业方面,乡党委政府与斜岩、刘家、沈坡3个贫困村村“两委”的主要干部深入高桥乡、仁和乡实地考察肉兔养殖项目,确立了3个贫困村为肉兔养殖基地,现3个肉兔养殖场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成立了肉兔养殖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入股分红,现3个养殖场共养殖肉兔5000余只,贫困户实现了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科学发展,健全发展机制
“四小”产业在农户增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村民脱贫奔康建立支柱产业的有力支撑,我们必须把“四小”的发展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一)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产业发展“硬实力”
一是大力推进部分社道路、入户路硬化建设,打通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保障生产资料拉的进,产品运的出;二是加强山坪塘、微水池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四小”产业中的用水问题;三是完善农电技改,保障“四小”产业农电供应;四是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网络设施建设,建立电商服务站,实现信息共享,为“四小”产业发展打出品牌提供必要条件。
(二) 补齐贫困户脱贫能力缺失、主观能动性不强的短板
部分群众认为近年来当贫困户政策优惠,能坐享其成,自身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对此,一是实行“扶智”、“扶志”,牢固树立群众发展“四小”产业的信心,破解贫困人口“等靠要”的福利依赖;二是要对贫困户加强感恩教育,增强自身造血机能,使贫困户在思想上、收入上达到“双脱贫”;三是用活“461”产业发展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形式激活内生动力。
(三) 产业发展坚持长短结合,以短补长
一是部分贫困户文化不高,技能缺乏,发展产业时只着眼当前,不顾长远。因此,要紧扣扶贫对象自身特点,因地、因户、因人确定短中长期项目,实行“一户一策”,用短期的见效收益项目来逐步支撑长远的增收产业。二是“四小”产业要向精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将南江的金银花、大叶茶、黄羊、核桃、翡翠米、黑木耳等地理证明商标产业作为“四小”产业发展优选项目,力争乘上“蓉欧+”走向“一带一路”;三是结合“四好村”创建,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发展,提升“四小”产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含金量。
(四) 加强管理,形成良好的长效管护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要高度重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组织领导到专业技术人员,要组建专门的队伍对发展的产业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跟踪指导,突出科技在“四小”产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二是双管齐下,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同时科学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比如魔芋产业、三土农业的绿色养殖,可纳入《川菜产业基地建设》大项目;三是不断探索良性高效的管护机制,力争投资低,效益好,坚决避免半路“夭折”。
(五) 促进产业扶贫从偏重行政力量推动向市场驱动切换
只有行政推动,市场驱动,才能有效健康推进“四小”产业发展:一是通过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二是用活帮扶资金,盘活小额流动资金,运用扶贫资金撬动“四小”产业,进而实现“小资金”带“小项目”、“小项目”积沙成塔为“大项目”,形成脱贫的骨干产业,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三是抓好对口帮扶,充分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通过挂帮和引导社会力量,精准到户指导“四小”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四是充分发挥政府优势,尊重市场规律,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两架马车的拉动下,运用市场杠杆为农户达到增收目标,让农民就地挣钱有保障,让农村有限的资源得以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