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http://bz.scbdw.cn
 
 
 
 

 

 

首页 部门动态工商质检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党风廉政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三农在线旅游美食卫健|市场监管交通建设
为了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2016-04-15 11:25:27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向经纬
——双泉乡探索“三三三”工作法破解农村危旧房改造难题
 
     四川报道讯  双泉乡清溪村幅员2.9平方公里,贫困户65户、204人,2012年被巴中市确定为全市10大贫困村之一,面临着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的现状,特别是困难群众的住房是“老大难”问题。面对困难群众的殷切期望,双泉乡不等不靠,跳起摸高,担当起了该担当的责任,探索出了“三三三”工作法,成功破解了农村危旧房改造难题,得到群众大力支持和拥护。截止目前,整合资金180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60户。

     坚持“三个结合”, 凸显群众主体地位。“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在实施危房改造过程中,双泉乡始终把群众放在首位,坚持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决定,尽最大努力激活群众内在动力。上下结合接地气。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在“如何改”、“怎么建”等问题上,广泛吸纳群众意见,把群众的正确意见变成党委的主张,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更接地气。内外结合鼓士气。推行危房改造项目前,组织乡干部、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到民镇镇鹦鸽嘴、方山坪等地参观“幸福美丽新村”、“巴山新居”、聚居点等建设,拓宽干部视野,引入村外元素,挖掘村内内函,将县内新农村示范点房屋建设与村内川斗结构房屋有机结合,做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点面结合提底气。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危旧房改造是否成功标准。按照先试点改造,再全面推开的方法,集中打造1户,供群众评判、“查茬”,群众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在全村进行整体改造。同时,为提升整村形象,改造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积极引导非贫困户参与改造。


     抓实“三个环节”, 破解危改工作难题。抓住关键,才能“破冰”,苦干巧干,才能成事。双泉乡紧密联系实际,创新举措,破解了危改工作难题。更新理念,解决“规划难定”的问题。结合该村人口集中,底子较薄,川斗结构房屋多的特点,按照“排危先行,升级靠后”的原则,将全村236户房屋分为排危类、打造类两类,根据不同类型进行统一设计,在风貌上统一标准,在功能上追求适用,很好的体现了因地制宜,节约成本的原则。整合资源,解决“资金难找”的问题。一方面,将群众房前屋后杂木去除,统一栽植青花椒、柚子树等树木,并将杂木用于房屋改造所需的木条、檩棒等,减少成本。另一方面,将危房改造资金“打捆”使用,让贫困户免费进行危房改造,让非贫困户适当出资(瓦木、土坯结构房屋、按每个口面2000元标准收费)进行危房改造。全程监督,解决“质量难保”的问题。组建由分管副乡长任组长,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为组员的质量监督小组,采取跟班监督和每天记录施工日志的方式,保证工程按规划、步骤进行施工,坚决杜绝偷工减料、打折扣等现象发生。

     健全“三个机制”,保证危改工作成效。机制是干事创业的指挥棒。没有一流的机制,就不会有一流的工程质量,也不会有群众的满意度。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坚持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危改的每个步骤都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施工图纸、队伍选择、项目内容、项目预算、收费标准等向群众公开,群众签字同意后,才进行项目改造。建立严格问责机制。乡党委出台了危房改造工作问责机制,通过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的方式实施监督,对因工作不在状态、敷衍塞责、违规违纪,导致群众不满意的,坚决运用“四种形态”予以处理。同时,乡纪委不定期深入群众中查找问题线索,及时分析舆情,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打造诚信和谐双泉、建设美好宜居水乡”工作思路,以危房改造以契机,村民委员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新居管理作为“诚信户”评选的重要标准,不断提升村民素质。




 
0
热门图片
巴州区教育
平昌县西兴
平昌县中医
巴州区第十

技术支持| 法律顾问: 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 四川蜀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 2018. 成都盛世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蜀ICP备13023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