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乡推行“干部+”模式开辟产业扶贫新路
2016-07-28 11:44:06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周小西
四川报道讯 (李燕林)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三溪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主题,壮大青花椒支柱产业,真正带领贫困户脱贫奔康。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既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又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为此,三溪乡通过乡、村干部带资金、带技术、带劳务、带项目等方式,创新举措,真抓实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
一、“党员干部+资金”,垫支原始股本。针对部分农户发展意愿强烈资金短缺现状,坚持“农户主体、干部主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年度为周期,采取“农民出地出劳、干部出资出计”的方式,按照“科学量化—共同经营—年终结算—按比分红”程序,不断带动产业发展。近年来,全乡有168户贫困户与56名党员干部结对发展青花椒,种植面积达2250亩,累计投资突破450万元。2016年初投产670多亩,产量达21万斤,实现产值160多万元,农民土地股金加劳务收入占总产值65%,干部股金收入约占35%。真诚的基层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看得见的产值效益,有效激发了群众发展青花椒的积极性。目前,此模式已延伸至生态畜牧、水产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
二、“农技干部+技术”,破解发展壁垒。为打破“农民市场意识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理念技术不新”的“三不”制约瓶颈,乡党委政府为每个村派驻农技干部,积极支持各村发展青花椒产业。同时,大胆探索“技术外包+劳务分成”模式,与椒农合作经营,增加收入,普及技术,带动发展。目前,培养乡村干部技术骨干35名,引领全乡10亩以上大户60多户、3-5亩以上散户1320户,实现年均技术外包收入达4万多元,基本实现了全乡“家家种花椒、户户能脱贫”的目标。
三、“社保干部+劳务”,增加工资收入。针对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流失的现象,三溪乡大力推行社保干部牵头、村组干部登记的办法,全方位征集本乡或邻乡闲散劳动力,用于缓解每年青花椒栽植季、采摘季和加工季的劳务需求,有效整合了闲散人力资源,切实增加了农户务工收入。近年来,全乡青花椒产业常年用工量达3800余人,实现人均劳务收入8000余元,解决了部分农民工就近就业,其收入成为当地“留守”人员家庭日常开支的主要来源。
四、“驻村干部+项目”,集聚规模效益。为加速青花椒产业化进程,乡党委政府将项目争取任务分解到村,采取“驻村干部争取项目+年度绩效考核挂钩”的办法,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赢得各级支持。同时,加大招商引资,集聚工商资本,撬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引领回乡创业,大力培育新型主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目前,全乡落地100万以上涉农项目15个,建成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和林业产业基地2个,入驻规模企业8家,成立专合组织8个,家庭农场15个,引进26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五、“基层干部+市场”,解决后顾之忧。要求各村、社干部必须牵住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牛鼻子”,把握规律,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创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现产业和市场相连相通。同时,选择优秀村支部书记带头成立通江县三溪乡民意青花椒专业合作社,并在各村设立分社,以此为载体,实行市场价统一收购,加强技术培训,掌握市场行情,创新建管机制,切实解决了椒农的后顾之忧。
“小小青花椒,致富大产业”,目前,三溪乡已建成爱国、张家山、永乐、桅杆坪4个核心基地,集中连片达1.2万亩,2016年初投产4000余亩,产量达40余万斤,产值300多万元,全乡人均增收近300多元,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在“十三五”规划中,三溪乡党委政府立足“4+X”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在稳定粮食播面、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力争总面积达15000亩,年均产量达3000万斤,产值突破2亿元,努力建成巴中首家集生产、加工、批发于一体的青花椒相关贸易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