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http://bz.scbdw.cn
 
 
 
 

 

 

首页 部门动态工商质检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党风廉政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三农在线旅游美食卫健|市场监管交通建设
通江县三溪乡:以“党员+” 助农民脱贫致富
2016-07-28 12:11:37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周小西
     四川报道讯(程聪、李燕林)这些天,李秀兰心情可好了,她栽植的青花椒已经挂果了,她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李秀兰是通江县三溪乡张家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丈夫头部受伤后,一直神志不清,丧失劳动力,孩子又在读大学,这些成为了李秀兰最大的经济负担。因为要照顾丈夫,无暇做事挣钱,家里一贫如洗,成为贫困户。

    为了帮助李秀兰家脱贫,三溪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采用“党员+资金”的方式,支垫原始资本,帮助李秀兰栽植5亩多青花椒,预计全部进入盛产期后,产值可达6万多元。李秀兰说,乡里党员干部帮她筹措资金,发展青花椒产业,彻底解决了家里后顾之忧。
“学,就要认真学;做,就要踏实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三溪乡党委书记张风光说,“两学一做”最终有没有效果,要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上,眼下就是要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这样的场景不只是李秀兰身上,在张家山村,余朝君正在享受“晒着太阳增加收入”的甜头。

    余朝君从攀钢退休后,回到老家三溪乡,把周围农户闲置的土地加以利用,种植了青花椒384.626亩。今年青花椒产值达37609斤,到了采摘季的时候,可愁坏了余朝君。这么多青花椒,只有老两口在家,怎么采摘?三溪乡党委、政府获知这一消息后,以“党员+劳务”的方式,发动各村党员带头,大量征集本乡和邻乡闲散劳动力,用于缓解青花椒栽植季、采摘季和加工季的劳务需求,仅余朝君一户本季采摘青花椒使用劳务达1000多人次,投入劳务费近10万余元。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溪乡利用党委中心组、干部学习例会、自学等形式,引导督促全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工作要求,把开展“两学一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促改,以学促做,多措并举助推脱贫攻坚。

    青花椒种植面积上去了,后期的管理、技术以及市场意识也要及时跟进。三溪乡采用“党员+技术”的方式,破解发展壁垒。三溪乡为每个村派驻农技干部,采用“技术外包+劳务分成”模式,与椒农合作经营,增加收入,普及技术,带动发展。目前,该乡技术骨干35名,引领全乡10亩以上的60多个大户,3-5亩以上的1320多户发展青花椒6000余亩,实现年均技术输出收入达4万余元。
   
    散户与散户之间、大户与小户之间、村与村之间怎样做到相互补台而不拆台?三溪乡在“两学一做”活动中,采用“党员+市场”的方式,成立了民意青花椒专业合作社,在各村设立分社,以家庭农场等方式,以市场为基础,实行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切实解决市场问题。同时坚持党员带动探索实践,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现产业和市场相连相通。
   
    “帮扶户能不能带头脱贫,带动脱贫?”,这是三溪乡党组织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按照“乡落实、村(居)实施、社为主”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据了解,该乡青花椒栽植面积达1.2万余亩,种植50亩以上大户达36户,种植300亩以上大户达8户,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青花椒均在3亩以上。今年初投产面积4100亩,产量达40万斤,产值逾300多万元,全乡实现人均纯增收300多元。
0
热门图片
巴州区教育
平昌县西兴
平昌县中医
巴州区第十

技术支持| 法律顾问: 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 四川蜀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 2018. 成都盛世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蜀ICP备13023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