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http://bz.scbdw.cn
 
 
 
 

 

 

首页 部门动态工商质检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党风廉政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三农在线旅游美食卫健|市场监管交通建设
通江县就业局:就业扶贫办法多 精准发力出成果
2017-08-30 19:18:02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苟志红
     四川报道讯(林阳)近年来,四川省通江县就业扶贫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坚持把就业扶贫工作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强化保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强化保障,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出台了《通江县精准就业扶贫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县人社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专设了就业扶贫办公室,落实了工作人员,做到有统筹、有计划、有落实地开展就业扶贫。二是强化人员保障。在人员配置上优先考虑,通过划拨人员编制,抽调业务能手,确保了就业扶贫工作有人干事、都能干事、干出实事。同时,在全县157个贫困村各安排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主要负责劳动力数据统计、政策宣传和信息发布等工作。三是强化机构保障。依托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成立了49个乡镇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157个贫困村就业服务工作站,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平台,确保就业扶贫工作的主管、分管、经办责任均落实到人。四是强化经费保障。建立了财政稳定增长机制,将就业扶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公共财政向就业扶贫工作的倾斜力度,优先安排,加快拨付,确保了就业扶贫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落实。五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了《通江县精准就业扶贫方案》《通江县就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通江县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建立了就业扶贫“一库五名单”管理制度和动态管理、跟踪回访机制,组建了就业扶贫工作督查考核小组,定期开展督促指导,逗硬目标考核,强化责任落实。

    二、建立台账,精准就业帮扶。一是健全一库五名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依托 “六有”大数据平台,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对全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精准识别,建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数据库,精准完善就业培训名单、创业名单、企业吸纳就业名单、转移就业名单、公益性岗位安置五个名单,准确掌握贫困家庭劳动者个人基本信息、技能、就业和就业创业服务需求等情况。二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依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坚持按照全员登记、一村一册、乡镇入库、分级汇总、全县集中的工作原则,分类建好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专档,做到一户一策、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精准服务。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对“一库五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调查核实信息,做到及时更新,确保了全县数据不错不漏、能进能出、动态管理。四是建立了跟踪回访制度。按照“全员回访,定期回访”的原则,对未脱贫的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创业失业情况跟踪回访,根据回访记录制定后继帮扶措施,有效促进全县贫困家庭劳动者持续稳定就业。

    三、整合资源,提升培训实效。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动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深入实施培训脱贫计划,有效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助力脱贫增收。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整合农业、林业、扶贫、商务、旅游等多个部门的培训项目,坚持按需培训、精准实施、实用有效的原则,针对贫困劳动力技能需求和培训愿望,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工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菜单式培训、一对一培训、定岗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针对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把培训课堂延伸到乡镇、村社,开设就业扶贫培训专班,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性培训。对在家发展种养殖的贫困户,依托产业园和“五园经济”发展,结合送培训下乡活动,组织培训人员进行田间、院坝进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实现了贫困人员在“家门口”接受培训。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对有强烈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者,依托县定点培训机构,开设技能培训专班,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做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结业即就业”。对在外务工的贫困劳动者,委托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联系培训机构在务工地组织培训,推荐岗位就业。三是完善培训制度。根据招工企业岗位特点,结合贫困劳动力实际需求,实施“三方联合”(即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培训模式,制定印发了《通江县就业培训扶贫专班方案》《通江县就业扶贫送培训下乡实施方案》《通江县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工作计划》等文件,积极开设扶贫培训专班,加大培训过程监管力度,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四是增强培训实效。根据贫困人员的就业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结合通江县绿色农业、生态康养、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增加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实效。2016年以来,累计组织各类培训405期,其中,培训贫困人员4760人,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824人,转移就业4100人。

    四、加大扶持,促进产业发展。按照“产业促就业、就业促脱贫”的总体思路,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创业,加大创新创业扶持,落实各类创业政策,强化创业指导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示范带动效应,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每个贫困村划拨10—30万元由财政提供的生产发展项目启动、周转的无息贷款的产业发展周转金,每户不超过5000元,累计发放6280万元;对当年脱贫的户按照每个贫困家庭人均1000元的标准发放的产业增量奖补金,累计兑现资金2399万元;根据贫困村产业优势资源、贫困户数和贫困人口等村情实际,按照每村20—50万元划拨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累计落实621.6万元;对评级授信的贫困户提供1—5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补利息的小额扶贫信用贷款,累计放贷2.66亿元;将贫困家庭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提供期限3年、最高额度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2016年,累计为贫困家庭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人,360万元;建立了返乡创业分险基金,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无担保贷款,累计放贷320人,3858万元,其中,向贫困劳动力放贷54人,1200余万元。二是培育就业扶贫基地。对新吸纳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或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可作为就业扶贫基地,为其提供用工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引导和支持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育建成了通江县安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大巴山锦祥兔业有限公司两个就业扶贫基地,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奖补政策,充分发挥了就业扶贫基地的就业促进作用,增强了就业扶贫辐射和带动力。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返乡创业深度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和人才回引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企业,通过把龙头企业引进来,把贫困村产品卖出去,拓宽市场,实现产业扶贫。2016年以来,贫困村累计回引100万元以上项目84个,投资9000万元。四是提供创业指导服务。针对贫困家庭劳动者知识水平低、专业技能弱、综合能力差的特点,邀请县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成员,组织开展知识讲座、电话咨询、问答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指导服务,进一步减小贫困家庭的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2016年以来,累计举办创业专家知识讲座8场,提供各种形式的创业指导咨询服务700余人次。五是落实大学生创业补贴。优先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创业者兑现创业补贴,2016年以来,累计为14名贫困家庭创业大学生兑现创业补贴14万元。

    五、拓宽渠道,促进转移输出。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贫困家庭脱贫增收。截止目前,通江县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了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就业1.7万人,实现贫困家庭劳务收入4.3亿元。一是组织就业扶贫招聘会。收集整理省内外用工信息,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2016年以来,累计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9场,提供岗位6000余个,达成意向1600余人,成功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二是与大型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积极与北上广等劳动力需求大的城市和地区加强劳务对接,收集岗位门槛低、工资待遇高、福利有保障的大中型用工单位信息,建立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补贴单程路费。三是通过劳务基地输出就业。依托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和农民工工作站,建立通江籍在外务工贫困劳动力服务档案,动态掌握其外务工情况,委托技能培训、推荐岗位、劳动维权、政策咨询等劳务服务,搭建外出务工贫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2016年以来,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组织带动、接纳安置通江籍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4200余人次,协助处理贫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劳务纠纷15件。四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依托通江县旅游、农业等优势产业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积极与各类本地企业加强沟通衔接,动态做好用工信息收集,不定期通过乡镇平台、通江电视台和各类信息网站发布,定期印制近期用工信息统计表,分发到全县56个公共服务平台,发动第一书记和村社干部,将用工信息送到每个贫困家庭,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五是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动员县内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对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标准给予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家乐、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对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六是政策兜底安置就业。积极与林业、交通、民政等部门沟通对接,按照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针对零就业家庭和劳动年龄偏大的贫困劳动力,大力开发保洁保绿、交通协管、养老护理等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2016年以来,累计开发贫困村公益性岗位519个,托底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519人。

    六、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广泛借助媒体载体宣传。利用网络、电视、户外广告牌等各类媒体载体,通过书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流动宣传车、制作户外广告、电视新闻播报、网站信息发布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广泛宣传就业扶贫。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7万份,书写宣传标语600条,悬挂横幅500幅,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扶贫舆论氛围。二是打造就业扶贫示范样板。坚持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点面结合、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按照“七有”(即:有办公场地、有设施设备、有专职人员、有工作经费、有管理制度、有产业带动、有宣传氛围)标准,高要求落实样板打造计划,全力打造就业扶贫典型示范。建成了瓦室镇鹿鸣村就业扶贫示范村,积极发挥其就业扶贫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开展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充分发挥基层服务平台的积极作用,引导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人员、“第一书记”、劳动保障协理员开展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将第一手政策资料送到贫困户手中,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各类政策,有效促进了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2016年以来,累计组织宣传活动38次,出动宣传服务人员2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接受政策咨询服务1.5万余人。




0
热门图片
巴州区教育
平昌县西兴
平昌县中医
巴州区第十

技术支持| 法律顾问: 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 四川蜀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 2018. 成都盛世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蜀ICP备13023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