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http://bz.scbdw.cn
 
 
 
 

 

 

首页 部门动态工商质检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党风廉政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三农在线旅游美食卫健|市场监管交通建设
南江县:巩固脱贫成效 助力乡村振兴
2019-05-30 00:16:41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冯小春
    四川报道讯(廖秀华)近年来,南江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生态立县,文旅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发展路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脱贫成效
 
    南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彭清华书记“南江要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尽锐出战、精准施策,2019年3月顺利通过脱贫摘帽省级考核验收:一是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全县8.07万贫困人口稳定超过2018年国家扶贫标准,均不愁吃、不愁穿,有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全面达标。二是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村156个,目前已累计退出贫困村137个,退出贫困村共计减少贫困人口2.88万人,贫困发生率全部低于3%。均建立集体经济管理公司,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标,通村水泥路、村卫生室、文化室和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三是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46%,48个乡镇中心校、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部达标。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自然禀赋较差的短板制约长期发展。南江县内地形复杂,溪沟纵横,使得县内农业产业结构复杂,发展层次参差不齐,农村合作社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经济拉动作用有待拓宽,产业扶持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脱贫基础薄弱的现状影响攻坚效果。当前脱贫多是依靠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和资金补贴,支撑今后长期各项发展的资金动力不足。部分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改造项目需继续完善;贫困群众中有技能的劳动力较少,自我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三是群众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南江素来民风淳朴、敦厚,但在很多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支持差别大,而很多农户间的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并不大,所以一些非贫困户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心理落差大,加之部分贫困户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养懒汉的怪象时有发生,其他辛苦劳作的群众看在眼里,难免产生不满情绪。
 
    三、意见与建议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在脱贫攻坚这场旷日持久战中获得全胜,还需要继续发扬奋斗精神,制定精准过硬措施,持续发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育富民产业需寻求多点突破。农村的长远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产业,没有产业的支撑,脱贫成果就难以巩固,乡村振兴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有规模地适度开发,以绿色健康为方向,在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区严禁使用草甘磷等任何高度高残留的剧毒除草剂,以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保障脱贫攻坚,变政府输血为自身造血为主。二是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将南江的金银花、大叶茶、黄羊、核桃、翡翠米、黑木耳等农产品通过深加工和精包装营销出去,形成一批品种好、品质优、品牌响的南江特色产品,如持续壮大“南银一号”银花种植规模,天恩红5号茶叶提质向G20峰会皇冠茶叶看齐。三是继续稳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打破生产规模小、农作地块零碎的瓶颈,建立股份合作、资金整合、产权交易等机制,选准优势产业,培育经营主体,打造乡贤文化,引进专家指导,壮大本土农村产业合作社规模,建立农户与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把每户农户都“镶嵌”在产业链上,让农户通过依托专合组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四是创新美食文化引领产业发展,推广订单模式,省去中间环节,食材方面推广红叶印象从田间、海洋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产业链可追溯,同时充分挖掘我县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优势,因势引导发展乡村旅游业,将美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整合开发,让游客留得住、吃的好、玩得欢、买得多、还想来。
 
    (二)夯实基础建设需扎实有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还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好制约困难群众发展生产的“硬环境”,弥补齐公共服务支撑脱贫致富的“短板”;在“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一些村庄道路狭窄、破损严重、维护困难等问题,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能够更快地销售出去;积极争取高铁站和飞机场的建设项目,尽快打开“陆+空”的交通新局面;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道路、场镇、村庄、聚居点、庭院、农户六大主体,建立健全村庄设施管护和垃圾、污水处理制度,推动环境整治向房前屋后、室内庭外、窗台床头、厕所饲圈等细枝末节延伸拓展,打造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
 
    (三)“扶志”、“扶智”与“扶德”需摆在重要位置。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建设是不可少的一部分,乡土人才是保障乡村持续稳定脱贫的生力军。建议对此前已经退出的贫困人口及时开展“回头看”,针对能自食其力的中青年群体在巩固提升阶段要采取各项措施引导、鼓励、推动其学习技能、增强本领。在基本脱贫目标已实现的基础上,除继续给予贫困户政策扶持外,更应下大力气开展“精神扶贫”工程,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可以把感恩教育、文明礼仪知识、道德模范故事、勤劳致富典型等内容通过宣讲、文艺演出等方式通俗易懂地展示给普通群众,让他们可看可学,用群众教育群众、影响带动群众,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0
热门图片
巴州区教育
平昌县西兴
平昌县中医
巴州区第十

技术支持| 法律顾问: 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 四川蜀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 2018. 成都盛世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蜀ICP备13023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