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联合县残联,组织困境学生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红军烈士陵园,以“红色研学+爱心帮扶”的创新形式开展思政教育主题活动,让红色精神与人文关怀共筑困境学子成长之路。
红色研学铸魂: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在苍松掩映的王坪红军烈士陵园,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肃立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敬,敬献鲜花寄托哀思。学校党委书记王兴周在致辞中表示:“革命先烈的信仰之光应当照亮新时代青少年的奋斗征程,而关爱困境学生更需全社会携手同行。”
学生们跟随讲解员走进烈士陵园博物馆,泛黄的战斗日记、破损的军装遗物、斑驳的武器展品,将红四方面军将士浴血川陕的壮烈历史娓娓道来。“烈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无畏,这让我明白困境不是终点,而是奋斗的起点。”一名学生在参观后哽咽道。
爱心帮扶暖心:双向奔赴的成长守护
活动现场,通江县残联为30名困境学生送上定制学习礼包,包含保温杯、文具套装等实用物资。县残联副理事长何德生承诺:“我们将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帮扶网络,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时代的温度。”学生代表以质朴发言回应关爱:“我会铭记这份温暖,像先辈一样顽强拼搏,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回馈社会!”
双向育人显效:红色基因点亮未来
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与“靶向式帮扶”深度融合,既在青少年心中厚植家国情怀,又为困境群体注入成长力量。校方表示,将持续打造“红色精神育人”品牌,计划推出“红色导师结对”“革命故事微课堂”等系列行动,让红色基因成为照亮困境学子人生的永恒星光。
一次跨越历史的祭奠,一场温暖现实的帮扶,一份面向未来的承诺——通江县实验中学正以创新实践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答卷。(信息来源:通江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