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八,大巴山还笼罩在春节的喜气氛围中。但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大罗镇街道的四川森全鞋业有限公司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大罗镇附近50多名村民已开始在鞋厂加工品牌鞋子。
“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再运输到广安加工成型,直接出口美国,三天发一次货。”公司经理刘飞不停地穿梭在四条生产车间线中,反复查看鞋子生产的各个流程,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
52岁的刘飞是大罗镇乐园村人,1996年就到广州某鞋厂打工,负责生产ALU品牌鞋,出口美国。近30年来,喜欢钻研、能吃苦耐劳的刘飞从学徒工一路干到鞋厂厂长,成为制鞋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了让乡亲们既能找到活儿干又能学到手艺,他的鞋厂对来自家乡的农民工格外关照。“离家太远了,来广州打工的家乡人照顾不到一老一小,家里一遇到什么事情,只有在外干着急,工作情绪极不稳定,但却非常无奈。”刘飞看到背井离乡的老乡们这种两难处境,萌生了返家建鞋厂、让家乡人在家门口就业的念头。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整整藏了3年。恰巧,2024年5月,大罗镇党委政府组织招商小分队到广州招商,在了解到刘飞的真实想法后,真诚邀请他返乡创业。镇党委政府还给刘飞承诺,将会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在了解到政府的诚意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后,刘飞终于下定决心返家办鞋厂。
2024年9月26日,四川森全鞋业有限公司在大罗镇正式挂牌成立。在大罗镇党委书记魏雄平的亲自协调下,刘飞租赁了大罗镇中学闲置的校舍和操场,装饰一新后,作为车间厂房和办公用房。公司规划建设8条生产线,首批建成4条生产线,总投资达200余万元。2024年10月15日,鞋面加工厂一开业,就吸引了大罗镇内外上百名农民前来应聘。根据鞋子手工制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公司优先从脱贫户、家庭困难户中聘用了30多名农民工,作为固定工人使用,并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
“公司搞计件制,干得多得的多,每月结账。”大罗镇在街居民梁翠华现年51岁,一家5口人,全靠丈夫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近年来,梁翠华因心脏不好,多次做手术,借了很多钱。尽管梁翠华是新手,但鞋厂根据她的实际情况,优先聘用了她。通过集中培训、手把手地教,梁翠华很快成为熟练工,每月能领到4000多元工资,极大缓解了她的经济负担。
“我们实行订单作业,产品品种达20多种,不愁销路。去年10月到今年1月,出口到美国的鞋子已达1.8万多双。现在公司正在加紧赶制年后第一批鞋子,月底交货。”谈及未来,刘飞信心满满:后期将扩建到8条生产线,同时增加自动制鞋设备,在大罗镇就可完成全部加工流程,直接出口,预计需要员工上百名,从而可以让更多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孙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