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多措并举抓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2018-12-03 18:26:32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冯小春
四川报道讯(吴海军)近日,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党委、政府采取治污、治脏、治乱、治违等多种举措,切实加强场镇污水治理、垃圾清扫、违规搭建和车辆乱停乱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情,进一步抓实抓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提高全镇居民对场镇人居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提升全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培养“爱环境,讲卫生,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加强场镇水体治污,切实保障“水绿岸清”。一是管护好原建的临时污水处理池。落实专人管护,严格台账管理,按时进行消毒药物投放、清淤、养护、巡查等工作,确保达到清水标准排放。二是落实好新建污水处理池相关建设工作。在幸福桥临时化粪池上方新建一口污水引流池,将分散的污水引入沉淀池进行消杀处理,解决污水直排河沟的问题;在场镇路口临时化粪池旁新建一口沉淀池,收集未进入化粪池的污水进行消杀处理,解决污水直排河沟的问题;落实专人加强对临时化粪池进行管理,切实解决街道污水排放和水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三是全力推进全镇污水管网联网建设工程。按照《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巴州区乡镇污水连接管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州府办〔2018〕128号)文件要求,组建工作专班,加速推进,目前已完成12.6公里管网链接工程的地勘、设计等工作,目前正筹备启动相关准备事宜,预计2019年6月底全面完工。
(二)加强背街小巷治脏,切实保障“干净整洁”。一是将全镇垃圾清扫进行社会化购买服务。11月3日,海生社区、腊红社区通过对外发布场镇垃圾清运购买社会化服务招投标,目前中标公司按照相关合同投入垃圾箱16个,勾臂车2辆,新增环卫工人8人,严格执行全天候垃圾清扫、清运工作,保障街面干净。二是积极清理存量垃圾。由海生社区、腊红社区和环卫公司共同参与全镇存量垃圾处理,严格执行全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人力52人/次,投入资金8.3万元,清理存量垃圾17.3吨,初步实现全镇存量垃圾去库存。三是开展“去牛皮癣”行动。对全镇21条背街小巷实行拉网式清理,去除各类广告1251条,取缔各类横幅58条,清除破烂雨棚、遮阳棚、钢架棚37处。
(三)加强车辆停放治乱,切实保障“秩序井然”。一是科学规划,设立严管标志。聘请区交通警察执法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在全镇科学选择停车场并划定停车位,设定停车导航图,明确通州街、牛市梁街、龙睛街、通州南街为交通严管街,设立禁停标志,严格执行早上8:30至晚上7:00车辆在严管街禁停。二是加强监管,保障营运车辆秩序。按照片区划分,分类引导原则,清江发往七章街道的营运车划定在七章路口指定地点;清江至花溪、大和等乡镇线路营运车辆划定在通州南街指定地点;清江镇辖区内的营运车辆规划在清江镇二南街指定地点。三是有序引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停放。在腊红社区引进民间资本30万元建立综合停车场60余车位,在清江法庭、清江供电所等地方规划停车位260余车位,满足外来车辆停放问题,共张贴相关公告54份,发放相关宣传单1000余份,出动宣传车36次,实现全镇车辆有序停放,保障群众出行方便。
(四)加强摆摊设店治违,切实保障“形象提升”。一是在坐商归店方面。全面取缔辖区骑门摊、占道经营商户,强化宣传和引导,按照一套人马严格执行一个标准不走样,确保坐商归店,共发放宣传单2314份,上门宣讲1256次,教育引导商户425家。二是游商归市方面。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全面将通州南街的卖菜游商引导至腊红社区固定摊位,疏通应急通道;在光耀学校对门设立衣服、竹篾等居家生活品售卖临时市场;在龙井街、清江中心医院斜对面设立水果摊位,确保全镇142位游商按照功能分区有序归市。三是娱乐会所和烧烤店规范方面。对于辖区KTV、网吧、游乐场所等7家进行谈心谈话,严格遵守行业准则,严守工作时间,严禁打扰辖区居民住户生产生活;对辖区烧烤店、卤肉店等15家宵夜店商进行提醒谈话,严格噪声扰民,保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绝不能出现影响环保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