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理念像血液一样流进人民的心脏
2017-09-29 00:32:23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苟志红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摘自人民网)
生态环境自古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话题。古语有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这既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美景,同时也是我们现代人正在努力打造的现实:让水更秀,山更青,天更蓝。这样的生态发展观应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这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以前的乱砍乱伐到现在的植树造林,以前的乱排乱放到现在的山清水绿,以前的违规捕猎到现在的遵纪守法。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管理制度、设立“河长制”制度、拆除违规建设、设立相关保护区、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等渠道加强宣传、这一步一步的举措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生态环境对于我们有着决定性重要因素,生生不息、万古不枯,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余村发表提出“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五年期间,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
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和污染,功在当代,利在干秋,惠及子孙万代。现在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被我们这一代人在无意识地破坏和污染,如果我们不加紧采取有效地措施尽快治理,任其继续遭受更严重地破坏和污染,那么,无需太长的时间,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将会逐渐消失,最终灭绝,这是必然。所以,每一个人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环境,其实就是在保护着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我们自身及子孙后代。当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会大大增强,未来更加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将不再遥远,必将为全人类营造出自然优美和谐舒适的幸福生活空间。
辉煌中国中的第四篇“绿色家园”讲述翻越海拔6000米的高原,下潜到南海300米以下的海底,穿过大兴安岭的密林,飞翔在华北大地的上空……是五年来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百姓身边的巨大改变。
生态文明其实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一样重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四个方面之一,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感谢良好的生态系统,就象花儿和果实要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一样。(赵 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