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http://bz.scbdw.cn
 
 
 
 

 

 

首页 部门动态工商质检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党风廉政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三农在线旅游美食卫健|市场监管交通建设
他用发展搭起一座干群“连心桥”——记通江县板桥口镇驻村干部王国斌个人先进事迹
2017-12-19 22:02:47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苟志红
    四川报道讯(金瑞荣)2017年1月,板桥口镇党支部换届,经镇党委研究派镇财政所王国斌任扶贫重点村大铜钱村驻村干部并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大铜钱村里,一提起驻村干部王国斌,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小伙子虽年轻,一年来干了不少的事,是一个抓发展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人!”他通过自己的一点一滴、勤奋工作赢得了镇党委、政府及当地干群的好评和认可。
    开展入户走访,理清工作思路
    大铜钱村位于板桥口镇西北角7公里处,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地处通(江)南(江)两县结合部,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10亩,林地4750亩,辖六个社,245户,1161人,有党员 11 名,村社干部 9名。现有水泥路5.3公里,跨四个社;有贫困户68户,231人;易地搬迁户38户,147人,被列为全县贫困村之一。
    该村耕地、林地面积多,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以传统农业为主,有凌乱的银花、枳壳、核桃产业,不成规模,大部分青壮劳力在外务工,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王国斌驻村后,迅速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发现过去村干部兼任社长,村“两委”班子不团结,群众会议开得少,政策宣传少,财务公开少,干部内耗多,矛盾纠纷多,群众上访多,村“两委”无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原党支书、村主任均受到了纪委的组织处理。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踏遍了大铜钱村的山山水水,走访群众180余户,老党员、老干部20余人,了解了群众所需所盼,建立起民情档案50余份,摸清了村情民意,同帮扶单位县供排水公司一道认真研判村情,理清了工作思路,召开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统一干群思想,反复讨论,制定了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强基础、兴产业、真扶贫,落实脱贫攻坚举措,带领人民群众脱贫奔康的奋斗目标。
    落实基础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前几年,大铜钱村有村社道路13公里,其中水泥路5.3公里,由于管理养护不到位,时有通而不畅的情况,农副产品拉不出去。有1口山平塘,石河堰1900米,但长期失修,存在人畜安全饮水困难的情况。
    在县供排水公司,镇党委、政府及县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帮扶下,王国斌他带领村“两委”干部组织群众维修管护水泥路5.3公里,按社域辖区维修管护社道路,消除了全村交通制约瓶颈。
    水利方面,对山平塘进行整治,规划设计为小型水库一座。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前提下,他邀请县供排水公司与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南江县兴马乡鱼池梁村协调水源问题,最后决定在5公里以外的鱼池梁村烂池子水库引水过来。汩汩清水流进农家院户,二、三、四社118户780人的人畜安全饮水得到解决,其中精准贫困户36户140人。“我家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过去吃水要到2公里以外的小河去背,水质特别差。如今我们用上了自来水,真是太好了。”三社村民王永升说。
    争取通村工程项目,使村道路与南江接轨,建产业路2条5公里;争取农网改造项目,解决用电问题;新修建幼儿园、村卫生站、村“两委”活动阵地、新建农村休闲文化小广场……大铜钱村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两委’同帮扶单位抓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找准了脱贫奔康的路子。”板桥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联片领导吴映强说。
    强化产业培育,推进脱贫奔康
    基础设施好起来了,大铜钱村的产业也逐渐兴盛了。2016年,在外务工的六社精准贫困户王永家回乡创业,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在信用社贷款4万元,加个人及亲友支持的5万元,建林下养殖土鸡产业园500亩,并成立通江县欣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养殖土鸡8000只,两批出栏6000只。2017年在驻村干部、党支部书记王国斌的帮扶下,计划发展到20000只,出栏18000只。
    大铜钱村大力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扶贫工作开展。在王永家等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六社王永朝养殖黄羊150只,一社王汝军养殖黄羊100只,四社周福禄养殖黄羊110只,王长周、王永才、王泽举等农户也大力发展黄牛、生猪等养殖业。
    “大铜钱村土地辽阔、气候适宜,适合种植养殖业、中药材、干果业等产业发展。”该村驻村干部、党支部书记王国斌说,大铜钱村从转变土地利用价值入手,在保证人均基本口粮的同时,一、二、六社大种油茶,三、四社大种干果、中药材,五社以林业、畜牧业为主。如今,大铜钱村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3000亩,建苗圃园一个;发展银花、枳壳等中药材1000亩,建成了800亩的雷竹产业园。
    “我已到了不惑之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干群要争取让每户贫困户都有增收致富的产业,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大铜钱村驻村干部、党支部书记王国斌说。


0
热门图片
月下天马—
博作村来了
张中信作品
巴州区九小

技术支持| 法律顾问: 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 四川蜀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 2018. 成都盛世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蜀ICP备13023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