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巴州区鼎山小学教育扶贫救助案例
【案例背景】:张承霖,男,鼎山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家住巴州区鼎山镇尖山村一组,家中共八口人,有四人读书,三个姐姐读高中、初中。爷爷、奶奶常年多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其母亲因2011年打柴摔伤致中枢神经断裂,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在轮椅上度过终生,而且终身服药需要花费大笔医药费用。全家只靠其父亲打点零工挣点微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家庭经济十分贫困。学校考虑到其家庭情况,为其申请了教育救助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经济上的窘迫,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迅速成长进步。可接受资助的他,为何一直低着头,闷闷不乐的呢?
【解决方案】:那一直低着的头,让学校深刻的感受到了贫困生在生活重压下的自卑自怜与自尊自立,这是很明显的贫困生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极为重要,作为张承霖的班主任张国琼老师,使其走出了贫困阴影,把爱的阳光洒向孩子的心田。于是,班主任约他谈心,给他讲述了身边的很多例子,讲他们是怎样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渐从封闭孤独走向乐观自信。班主任对他说,贫困不是自己的错,不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他就是自己的错了。学校与政府的资助都是一种善意的行为,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存感恩,并且将这种善意延续下去,等自己有了能力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帮扶方案】:学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的教育扶贫工作的系列精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切实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开开心心上学,我校教育资助中心积极作为,主动了解,联系班主任,制定一系列帮扶措施。
【帮扶措施】:为其申请教育扶贫救助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对帮扶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贫困学生刻苦学习,快乐生活;联系贫困学生及科任老师,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扶;及时家庭回访,了解情况。
【帮扶结果】: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张承霖小朋友走出封闭孤独,迎来快乐的童年,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案例思考】:这一案例使学校体会到,教育扶贫要在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个贫困学生的特点,感化每一个贫困学生,才能把教育扶贫工作做好。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交往沟通能力,在老师和政府的关怀下,找到归属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巴州区鼎山小学 肖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