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忠玉:身残志坚不自弃 巧手编织“脱贫梦”
2019-07-04 16:48:41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冯小春
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年轻的苟忠玉参与到了化成镇长滩河村轰轰烈烈的集体修田运动中。吃饱穿暖,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村民们当时夜以继日艰苦劳作的直接动力。正是从那时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深深地烙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不料天降横祸,在一次垦田的过程中,苟忠玉不幸出了事故,当场尾椎粉碎性骨折,造成下肢瘫痪、终身残疾,后来被鉴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自那以后,苟忠玉一直独自生活在47平米的土坯房里,全靠亲戚和邻居接济生存。
2014年,因为无儿无女,身体残疾,无劳动力,苟忠玉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特困供养人员。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面对苟忠玉生活无法自理,生活困难的实际,镇、村和帮扶单位因人施策,积极帮助他解决各种困难,帮其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申请了低保、养老金和残疾人补贴,依托易地扶贫搬迁,他搬进了村中聚居点建设的廉租房,村“两委”为其免费提供了卫星接收器、电视机、床上用品等物资。除此之外,帮扶干部雷洋同志常常鼓励苟忠玉身残志坚,帮助他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勇气,结合他有从事竹篾器制作的技术,帮他联系销路,年收入约2000元。苟忠玉不仅吃穿不愁,住上了安全、干净的房子,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苟叔,我朋友都说你编的背篼结实耐用,您有空帮他们编几件,我下次来给他们带去。”近日,苟忠玉又接到一个求购竹制品的电话。如今,苟忠玉每周都能接到订购竹制品的电话,今年67岁的他每天都在快乐地忙碌着。“编织让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希望用劳动让自己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也希望城里的年轻人们喜欢传统手艺。
苟忠玉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致富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自己的事。一方面是政府和社会努力“帮”,另一方面是自身勤奋尽力“脱”,只有两股力量合二为一,消灭贫困、全面小康的目标才有可能按时达成。(陈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