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赋能四川彝区文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4-09-18 17:49:45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admin
在快速推进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旨在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与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四川彝族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成为探索“非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理想之地。本研究聚焦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旨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彝族“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布拖县,被誉为“火把节的故乡”,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保留着如彝族火把节、口弦音乐、彝族刺绣、毕摩文化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拥有壮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开发不足等因素,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利用,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利用好彝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成为摆在布拖县乃至整个彝族地区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与需求,通过对布拖县非遗资源的全面梳理、旅游市场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借鉴,力求构建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挖掘彝族非遗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明确其在旅游开发中的独特优势与潜力;二是挖掘彝族的文化资源,总结其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三是分析布拖县“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现实挑战,探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四是结合布拖县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径、政策支持体系及实施保障措施。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布拖县乃至整个彝族地区的“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促进当地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同时,本研究也希望能为其他地区在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共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乡村文旅产业是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也是乡村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是农村地区防止返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保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文化产业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文化产业作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正日益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四川彝族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毕摩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各种风俗文化,这些资源不仅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还具有深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布拖县,凭借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区域。自2018年布拖县“千人朵洛荷”“十万火把”获得世界纪录之最后,原本发展落后的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转为后发优势,成为四川“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凉山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布拖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全县乃至全州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将彝族非遗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不仅能够有效保护非遗的活态性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为促进其他民族、区域和类型的非遗传承和旅游产业化发展走向深入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综述
2006年以前,国内非遗旅游相关文献较少。2006年以来,非遗旅游文献逐年增加,尤其是近5年来,有不少国内学者参与非遗旅游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国内对非遗旅游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保护非遗的真实性研究、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非遗旅游评价研究、非遗本体研究。如:在保护非遗的真实性研究方面董文力等(2017)提出了真实性保护-旅游开发的矩阵模型,该模型具有可持续性、临时性、无价值性和古老性;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方面汪静等(2017)引入动态和静态发展模式,将安徽省非遗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保证了非遗的原真性;非遗旅游评价研究方面郝金连等(2018)运用定量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辽宁省非遗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各市县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高度集中区域、相对集中区域的不同旅游发展模式。
近年来,相关学者加强了对四川非遗旅游的研究,研究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据知网搜索,以“四川”“文化产业”为主题的文章登载数量为2000余篇,以“凉山”“文化产业”为主题有100余篇,但以“凉山”“文化产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仅30余篇。其中,邓思胜、王菊(2014)认为将火把节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有助于凉山彝族火把节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韩勇(2018)对凉山彝族火把节期间开展的原生态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探讨了原生态体育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杨峰(2020)以扶贫视角下布拖县旅游开发对策为研究对象,对布拖县旅游开发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旅游扶贫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策略。
总体而言,学界对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四川彝族“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定向研究还存在研究体量少、研究视域窄、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亟待组织开展系列专题研究进行丰富和拓展。
(三)研究意义
中国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把这一文化资源转变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不仅是拯救陷于困境中的非遗保护的重要措施,而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四川非遗旅游产业不仅是促进四川省乡村振兴最具增长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也是增强非遗“活态生命力”的最佳途径。在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下,深挖四川非遗文化的价值属性,开展四川彝族“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有助于保护非遗的活态性,也有助于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
理论层面,民族地区的非遗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四川是彝族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彝族聚居区,负载着彝族族群从古到今在诞生、发展、延 续过程中厚重的集体历史记忆。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以“文旅”而非单纯的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突破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单向驱动乡村的发展理念,是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科学论证与理论建构。“藏羌彝走廊”历史民族区域范围内各民族息息相关,该研究有助于促进其他民族、区域和类型的非遗传承和旅游产业化发展走向深入。
实践层面,本课题将站在历史与文化的高度,从国际国内、省内外多个视角全方位、分析总结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从内生动力、全域发展、产业融合、文化自信、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实验性的实践应用。在服务决策层面,因地制宜制定四川彝族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为各级部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充分运用产业振兴及文化振兴发展区域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彝族非遗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彝族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价值,是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现了彝族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和审美追求,在当代旅游开发中展现出非凡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彝族非遗的文化内涵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它涵盖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是彝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从民间文学到传统音乐舞蹈,从手工技艺到民间医药,无一不展现出彝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彝族民间文学,如史诗《梅葛》和《查姆》,以宏大的叙事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彝族人民对宇宙、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理解。传统音乐舞蹈如“阿细跳月”和“彝族打歌”,则以其独特的节奏和舞姿,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此外,彝族刺绣作为彝族非遗中的瑰宝,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图案设计,成为彝族人民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彝族刺绣的图案往往取材于自然和神话,寓意深刻,色彩鲜艳,既具有装饰性,又富含象征意义。这些刺绣作品不仅展示了彝族妇女的巧手和智慧,也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彝族婚俗作为彝族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和尊重,还承载着彝族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彝族婚俗中的说媒取婚、订亲行聘、择日定期等程序,不仅是对婚姻缔结过程的规范,更是对彝族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的维护。此外,彝族非遗中的传统体育活动如磨尔秋等,不仅丰富了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彝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团结。这些活动在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彝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彝族非遗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和多元性。它不仅是彝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标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非遗的独特性体现在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上,它反映了彝族人民独特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背景,是彝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体现。同时,彝族非遗的多元性则体现在其涵盖的广泛内容和丰富形式上,它包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彝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体验需求的日益增长,彝族非遗在旅游开发中的独特优势与潜力逐渐显现。彝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游客可以在彝族村寨中欣赏到精美的刺绣作品、聆听动人的民间音乐、观看欢快的传统舞蹈,亲身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此外,参与彝族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等活动,更是能让游客深入体验彝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另外,彝族非遗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体验项目。基于彝族刺绣、传统音乐舞蹈等非遗项目,可以开发出具有浓郁彝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如刺绣服饰、民族乐器、舞蹈教学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还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同时,结合彝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可以推出徒步旅行、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
彝族非遗在旅游开发中的潜力还体现在其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作用上。通过发展彝族非遗旅游,可以带动当地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同时,旅游开发也有助于提高彝族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彝族非遗,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认识彝族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推动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布拖县“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布拖县彝族文化资源概述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布拖县彝族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是高质量发展布拖县彝族文化产业的必要手段。
对于一般的产业发展,劳动对象在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资源产品。研究认为,布拖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托布拖县所特有的文化资源。由于布拖县地理环境的客观限制,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表1)。
表1凉山布拖县彝族文化资源现状及代表性资源总表
类型 |
现状 |
代表性资源 |
音乐 |
彝族民歌的唱词内容广泛,是彝族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其唱腔则根据唱词内容,或流畅委婉,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转,极度具艺术感染力。民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叙事歌、情歌、苦歌、劳动歌、酒歌和风俗歌等
|
民歌主要代表为高腔,乐器主要有月琴、品弦、三弦、牛角胡琴等 |
舞蹈 |
彝族音乐舞蹈艺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以歌舞抒发其情感,歌舞音乐是彝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
柔韧灵活的“烟盒舞”、情绪欢畅的“罗作舞”、浑厚古朴的“彝族打歌”、热情奔放的“阿细跳月”以及韵律独特的“朵洛荷舞” |
节日 |
彝族节庆活动是彝族同胞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彝族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按其传统的社会功用,彝族传统的节日可分五大类:祭祀性节日、庆贺性节日、纪念性节日、社交性节日、农事性节日
|
火把节、彝历年、密枝节、插花节、赛装节等 |
服饰 |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彝族服饰的款式多达300种之多,为中国民族服饰之冠。彝族服饰上的装点都与自然崇拜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成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彝族的服饰具有地域差异性,即使同一方言区不同居住地的彝族,在服饰的质地、式样、穿着讲究等方面亦有所差异 |
彝族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头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
|
建筑 |
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发明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彝族民居建筑极讲究装饰,大门入口和屋檐是装饰的重点,常常在大门。上作各种拱形案图并常有门楣,且刻有日、月、鸟兽等图案,门窗隔扇及室内木隔花纹、小花格窗等,极富建筑装饰效果,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建造艺术
|
互板房、闪片房、土掌房、三房一照壁、干栏房等,是彝族丰富的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
体育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既具有竞技表演性,又具有观赏性与强身健体的作用,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射弩、跺脚、赛马、摔跤、歌舞、三雄夺魁、上刀梯、打秋千、跳火、拔河、斗羊斗牛等
|
典籍 |
彝文古籍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和研究、翻译机构都有大量收藏,在国外的如英国、日本、法国和瑞士的一些机构也有不少彝文藏书。散存在民间的彝文经典,更是数以万计。这些彝文文献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各个方面 |
《齐苏书》是用彝文写成的药典,被誉为“哀牢明珠”;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是用彝文写成的一部文学作品,还有《洪水泛滥史》《创世记》等
|
历法 |
彝族先民为了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从事牧畜或狩猎活动,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历法一十月太阳历。它以太阳运动定冬夏,北斗柄指向定寒暑;它一年各月的日数整齐,季节准确,其科学性优于现行公历,其历史悠久万年以上 |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十二属相轮回纪日,三个属相周为一个时段(月),三十个属相周为一年;一个月三十六日,十个月为三百六十天,十个月终了,另加五至六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平年“过年日”五天,全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为五季,五季分别以土、铜、水、火为代表,双月为雌,单月为雄
|
神话传说 |
彝族的神话传说极为丰富。神话是彝族民间口头讲述中最古老的形式,涵盖了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产生、洪水泛滥以及人与鬼神斗争等方面的内容。许多神话还涉及到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如氏族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工具的发明、婚姻制度的流变及婚俗的形成,可以说神话是彝族先民关于宇宙、万物、社会、自然现象等史谈 |
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勒俄特伊》《阿细的先基》等;散体形式的神话,如《洪水潮天》《三族起源》《天神的哑水》《子居鸟》等。凉山广泛流传的《支格阿鲁》《蜘蛛的故事》《兄妹成婚》等 |
婚嫁 |
彝族社会的婚姻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严格地限制着统治等级的兹莫、诺合与被统治等级的曲诺、阿加、呷西之间的婚姻,不同等级之间不允许缔结婚姻关系 |
主要反映为一夫一妻制、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一夫一妻制在彝族社会中,和父权制家庭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 |
技艺 |
凉山彝族手工艺品种类繁多,做工精美独特,可称得上是民族文化中赏心悦目之艺术精品。手工业在彝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证了彝族居家方面的生活需求,而且由手工生产所衍生出来的工艺形式、美饰效果集中体现了彝族民间工艺的风格特点 |
漆器、银器、纺织、擀毡、服饰艺术与刺绣、彩绘等 |
饮食 |
彝族居住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彝族人民凭借这里的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
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以种植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土豆为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区、平坝则以种稻谷为主,玉米和其它作物为辅。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无论猪、羊肉做成“砣砣” |
资料来源:根据布拖县文旅局资料整理 |
(二)布拖县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非遗资源不断被开发。截至目前,布拖县已经成功申报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口弦音乐2项国家级非遗,彝族阿都高腔、朵乐荷、口弦、凉山彝族银饰手工技艺、彝族苏尼舞5项省级非遗,并由此开发了“彝族年”“毕摩苏尼”“火把节”“阿都高腔”“斗鸡”“朵乐荷”等特色非遗旅游文化产品。布拖县作为彝族阿都文化的代表,素有“阿都高腔之乡”“彝族朵洛荷之乡”等美誉,且阿都文化在民间保留较为完整。目前,布拖县的文艺表演业在四川省范围内影响力较大,其中朵洛荷舞蹈、高腔等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的表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18年,布拖县彝族火把节“千人朵洛荷”挑战活动现场表演人数达1421人,荣获“世界上人最多的朵洛荷”称号,“万把黄伞,千人朵洛荷”的盛况享誉中外,吸引了众多观众慕名前往。
经济优势不断凸显。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文化型产业,将旅游与文化相融合是当前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布拖县地处凉山腹地,有着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其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业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布拖县着力打造“旅游+”模式(详见表2),推动布拖县旅游业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例如,作为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将火把节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为布拖县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布拖县“火把原乡·燃情阿都”原生态火把节举办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54.8万人次,增长了3.1%;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增长了1.7%。2019年创新“1+2+5”模式举办彝族火把节,累计接待游客17.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89.4万元。布拖县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正在形成带动现在、影响未来的产业优势。
表2布拖县“旅游+”模式
“旅游+”模式 |
种类 |
旅游+文艺演出 |
阿都高腔、口弦音乐、朵洛荷、彝族苏尼舞等 |
旅游+体育 |
赛马、斗牛等 |
旅游+农牧业 |
高原蓝莓基地、油菜花景观、马铃薯、黑绵羊等 |
旅游+节庆 |
彝族火把节、彝族年 |
旅游+传统工艺品 |
银饰、服饰、乐器、油布黄伞、彝族毛毡披肩等 |
旅游+景点 |
乌科万亩索玛花海、乐安湿地、白鹤滩等 |
资料来源:布拖县人民政府网站资料整理
非遗产业不断发展。布拖县彝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制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工艺品的造型、款式、色彩、图案等充分展现,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布拖县素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称,其银饰制作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酒具、餐具和首饰。据布拖县宣传部数据统计,至2018年布拖县开设商铺的银匠共68户,从业120余人,年销售额近3000万,利润约400万。除银饰制作外,布拖县还有阿都服饰制作、草编和木雕等工艺。2021年布拖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95%的贫困人口依靠特色产业稳定增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9146元。这充分证明了布拖县依靠民族特色传统工艺制造业带动其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推动布拖县经济快速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期发展战略。
智慧旅游初见雏形。自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AAA景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对景区道路、游客中心、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方面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强力推进了AAA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现了布拖县A级旅游景区的零突破。行政村4G网络、光纤均全区域覆盖,布拖县旅游“e时代”已经来临。
四、布拖县“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挑战
(一)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文化意识淡薄
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属于人才密集型产业,没有人才资源的智力支持,文化产业就失去了活力,文化产品就缺乏竞争力,这是当前布拖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软肋。更为关键的是,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素质能力较强的青壮年、知识分子这一类人,也就导致了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严重缺失。乡村常住人口多为空巢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她们中的大多数人观念陈旧、知识水平低,无法真正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见表3)。虽然布拖县有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但这是以长期的封闭性为代价的。除了地域限制,更多的还是很多人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尚未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对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发展潜力缺乏认识。特别是老人,常年习惯的生活方式导致她们思想上固化守旧,难以适应或接受文化建设需要用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而他们一般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继承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人们的主体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感不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就使得文化产业难以成为布拖县的经济增长点。
表3凉山州分县(市)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地区 |
大学(大专及以上) |
高中(含中专) |
初中 |
小学 |
全州 |
6776 |
6861 |
22732 |
41783 |
西昌市 |
15035 |
12203 |
28350 |
30950 |
木里藏族自治县 |
7248 |
5189 |
15883 |
35382 |
盐源县 |
5977 |
7396 |
21246 |
43895 |
德昌县 |
6882 |
10622 |
28372 |
38658 |
会理县 |
6134 |
8759 |
26236 |
43540 |
会东县 |
4873 |
6610 |
24572 |
48620 |
宁南县 |
6665 |
7185 |
28565 |
39802 |
普格县 |
4085 |
4050 |
16413 |
44003 |
布拖县 |
2517 |
2031 |
16095 |
42533 |
金阳县 |
4143 |
2954 |
17582 |
43841 |
昭觉县 |
2914 |
2599 |
12203 |
51284 |
喜德县 |
4572 |
4657 |
19534 |
40316 |
冕宁县 |
4950 |
7026 |
28530 |
43626 |
越西县 |
3435 |
3671 |
20531 |
50338 |
甘洛县 |
3851 |
4328 |
21436 |
41795 |
美姑县 |
2807 |
2341 |
12989 |
45633 |
雷波县 |
4731 |
4314 |
19415 |
46620 |
资料来源:根据《凉山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整理所得
另外,作为非遗传承人,具有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和传承责任,但是目前布拖县的部分非遗项目存在故步自封等问题。在调研中,特别是作为主要传承人,对于非遗项目存在一些私心和想法,导致该文化无法发扬光大,如部分手工艺人甚至只将相应的技艺传给自己的家人,却不告诉其他研究人员。这是对传统工艺类非遗的过度保护,不利于产品的传承和发扬。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人口流动性持续增强,农村空心化现象愈演愈烈。
(二)产业规模不成熟
布拖县属于我国脱贫攻坚战中最后一批脱贫摘帽县,由于前期主要以脱贫攻坚、解决人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主,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的开发规模、开发力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大量的非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布拖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未注重民族地区可开发的深度、广度与内涵,没有注入民族特色精髓,缺乏全面、长期、可持续的统筹规划,优质的旅游资源未形成规模效益。
受当地市场经济发育迟缓以及基础设施差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布拖县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现有的彝族文化产业以传统的老产品为主,集中在以火把节为核心的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民间工艺品业、民族旅游业等传统行业。文化企业经营规模小、粗放式管理,处于小、散、弱状态,且集中在几个企业。对民族民间文化可以市场化的部分缺乏开拓,对其可以同市场化结合的部分缺乏开放性的利用。目前还处于改革初期,资源闲置多,保护性开发不够,市场开发力度不够,文化产业同板块的资源整合差,没有形成互通有无、各有特色的一定规模民族文化产业链,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此外,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小,软件业、影视业、音像业应用信息化数字化较少,文化出口贸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服务意识较差,接待水平不高
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的落后,非遗旅游文化产业无法实现规模性发展,短线经营导致整体经营效益始终偏低。非遗旅游融合项目作为新型旅游形态的一种,是人们假期放松的重要方式,优质的服务和接待能给人轻松愉悦的感受。就调研看来,布拖县现有从业人员存在学历较低,缺乏专业培训,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意识较差,信息传递受影响,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对于突发状况难以应对等问题,导致接待能力受限,影响客户体验,阻碍后续发展。旅游景区从业服务人员,与游客直接接触,服务人员能否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将对游客旅游质量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
(四)资金支持力度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水平偏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的支出占比多年来一直在1.6%左右。虽然各级政府均增加了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但投资总量仍然不足。文化产业扶持方面,地方政府负担了主要的财政投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财政能力较低,需要投入的民生项目很多,资金扶持对象以传统产业、扶贫项目为主,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不多,且相关政策门槛较高、名额有限。近年来凉山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直将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乡村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布拖县也一直贯彻这一战略,大力发展农业,未重视当地文化产业,造成该产业的各项资源不足、发展后劲不足。
一方面,布拖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严重滞后。根据当地有关部门数据来看,布拖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31元,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差距较大。布拖县资金的短缺使得其非遗文化建设缺乏物质支撑,后续发展难以进行。而且非遗旅游发展的投入较大,包括前期开发、租地购房、采购设备等,存在回笼资金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等问题,使得开发商不愿意冒险投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另一方面,资金问题导致配套设施不完善。如公共交通不便,很多地方没有直达车;食宿场所配置较低,部分环境卫生较差;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紧急报警器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无法充分满足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使得依托非遗打造的布拖乡村旅游业态难以发展。
五、布拖县“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并轨开发保护非遗资源,实现动力可持续
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文化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会窗口”,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文化资源的开发。民风民俗、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民族歌舞、宗教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风貌和特色的集中体现。在严格遵循移风易俗政策前提下,对现存的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是应尽量保持其相对原始的面貌,努力体现布拖县阿都彝族的历史、文化、民俗、建筑等特点。如对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如阿都高腔、朵落荷、口弦的开发利用,挖掘其作为彝族文化资源被传承的精髓和风格,在把握原型和核心,保证原汁原味复原的基础上,也要进行创新再创作;对工艺品和彝族服饰的开发利用,则应捕捉时代市场的需求,开发一系列阿都文化包包、阿都文化服装、阿都文化饰品等品种和样式,并不断推陈出新。
文化资源的再造。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需求层次多样,仅靠原创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时代变迁,必须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实施民族文化再造。民族文化再造的重点是把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风味食品等特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比如木漆餐具、酒具等工艺品的再造,就可以在保留彝族传统的红、黄、黑三色为主之外,开发其他配色使其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二)培育文化意识,强化传承空间
布拖县发展落后,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的落后,也体现在精神上的极度匮乏,有些农民缺乏勤劳致富的意识,安于现状,听天由命。因此,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布拖县从“帮扶”发展到“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核心在人。实现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实在的红利,减少外部“输血式”帮扶,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断提升农民参与的观念和意识,形成广泛参与式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对于思想上“甘于贫困”的农民而言,“实施文化振兴首要的是解决‘内因’问题,要找出藏身在物质匮乏背后的精神匮乏、智力匮乏、信息匮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必须坚持文化振兴与扶志相结合,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通过改造和投资,激发农民的创造思想,领悟到文化的作用和力量,提升村民进行文化振兴的内生积极性,提升乡村最大化产出的可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外源性推进转向内生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需要传承和发扬才能够实现其意义和价值,而传承和发扬的重担必须由专业人员来承担,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通过公开选拔,鼓励本地青年返乡,招募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热心传统文化事业的可靠人才,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对正在消逝的传统元素进行抢救式发掘。此外,要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提高农民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倡导大家积极投入到文化保护的行动中,形成人人爱护民族文化的优良风气。在提升群众的主观意识之后,还要投身于文化发展的实践中去,在人才队伍的带领下,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推广传统文化,使每个村民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三)坚持全域非遗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挖掘节庆文化和民族歌舞、服饰、工艺、餐饮等特色资源,将彝绣、彝族古歌、彝族银饰、彝族美食等融入各景区的文化空间中,使景区自身的观赏性、艺术性更高,参与性、互动性更强。坚持民族特色产业塑造,科学、合理、有效地规划布拖县非遗旅游文化产业,通过打造砣砣肉与酸菜汤、布拖冻肉、小猪儿烧烤等特色餐饮链;彝族特色民宿、节庆主题民宿等特色住宿产业链;竹制口弦制作技艺、彝族传统手工艺品等体验娱乐项目产业链等,为当地吸引更多游客。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全方位打造便捷布拖、智慧布拖,对公共配套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配齐停车场、公共卫生、紧急报警器、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安排专人负证干净、整洁、卫生的情况下,还要融入布拖县的非遗文化,比如在公厕建筑的构造上就要与布拖县的建筑和乡土人情相结合,并结合历史文化,打造周围的环境,刻画相应的特色。利用互联网建设交通数据平台,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和汽车时刻表,方便游客出行。全面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格局,通过道路交通的提升,更合理地规划游线,充分串联起“一心三核五片”地区,同时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业态,满足游客多种需求。
(四)创造“非遗+旅游”文化品牌,推动产业融合
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品牌的推动,要提高非遗旅游的竞争力,必须塑造文化品牌形象,增强品牌效应,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打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不是单一的、零散的,而是要通过产业融合,最终达到“1+1>2”的效果。近年来,文创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非遗文化也紧随其后,出现了“非遗+”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产品赋予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从而进行创新性创作。布拖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详见表4),为布拖县打造非遗旅游文化品牌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构建布拖县内部“非遗+文创”的发展模式,打造非遗文创IP品牌。布拖县要充分利用非遗资源,挖掘其创意价值并转化为创意资本,通过打造布拖县非遗文化品牌,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提升布拖县文创产品竞争力。例如,可以通过将彝绣和银饰制作工艺有机结合研发文创产品,比如生产手提包、头饰等,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推出布拖县非遗文创产品,既可以使非遗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能有效进行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实施外部品牌联合策略,打造“非遗+品牌+产品”发展模式。将非遗文化与品牌跨界联合,将其生产为大众消费品,从而既可以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又可以使其摆脱文化传承的瓶颈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布拖县可将县内的非遗品牌与国内其他知名品牌进行跨界品牌联名,从而提高布拖县非遗品牌知名度。例如,将布拖县“彝之源”品牌的木浮雕版画与知名的家具品牌(如林氏木业、宜家家居等)联名合作,推出“非遗家具”“国潮家居”等家具品牌,由此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高非遗品牌的知名度。
表4布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序号 |
项目名称 |
类别 |
项目等级 |
1 |
口弦音乐 |
民间音乐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2 |
凉山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
手工技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3 |
彝族木浮雕版画技艺 |
手工技艺 |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4 |
朵乐荷 |
民间音乐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5 |
彝族刺绣 |
手工技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6 |
彝族马布音乐 |
民间音乐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7 |
油布黄伞制作技艺 |
手工技艺 |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8 |
哈博勒底制作技艺 |
手工技艺 |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9 |
丹红扎妮制作技艺 |
手工技艺 |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10 |
彝族阿都高腔 |
民间音乐 |
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11 |
四川耍锣鼓 |
民间音乐 |
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12 |
彝族苏尼舞 |
传统舞蹈 |
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13 |
阿都歌谣 |
民间文学 |
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14 |
什喜尼支嘿 |
民间文学 |
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15 |
彝族嘎库甘尔习俗 |
民间习俗 |
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
16 |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竹制口弦制作技艺) |
手工技艺 |
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
资源来源: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联动各类产业,推动“非遗+”发展。“非遗+产品”将乡村传承人(及其技艺)、产品、市场连接起来,是一种“生产性保护”和“市场化保护”方式。如强化非遗产品营销,推动非遗产品进社区超市、入驻社区团购平台,开展布拖县非遗产品与文化宣传。通过“非遗+数字科技”,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旅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创新乡村文旅的呈现形式,丰富体验内容,打造交互式、沉浸式的文旅消费场景,创造出VR展览、掌上互动、数字文创等乡村文旅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借助景区的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通过“非遗+农业”逐步形成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特色农业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四链”特色产业群,尤其是可以借助非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及其衍生产业,将文化元素、民族资源、农业基础、传统村寨、朴实农户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天人合一的多彩画卷,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景观生态化、资源产品化以及商业体系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旅文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五)加强人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
文化产业要发展,解决人才问题是关键,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目前布拖县在文化产业人才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发展文化产业主要依靠的是部分文化学者和非遗传承人,而文化产业发展涉及的领域较多,需要的人才种类复杂,特别是管理、创意设计、技术、研究、规划等方面的人才。其次要改善当地的环境,布拖县是我国最后一批脱贫的县,所以在社会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重视提高城乡办公环境,改善乡镇办公基础设施条件,为文化产业人才提供通信、网络、食宿、交通等保障,让人才来了有舒适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
一是就地取材,用好乡土本地资源。在布拖县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文化产品创作方面,应该发挥现有文化领域专业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骨干作用,调动他们文化创作的积极性。诸如木雕艺术工作者王必成、国家级银饰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和一些布拖县私人文化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等。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要注意传承人的培养,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要打破“家族传承”的思想禁锢,而是要广泛吸收愿意学习或者喜欢非遗的人,扩大非遗传承队伍,同时教给当地居民一技之长,增加他们额外收入。二是科学育才,培养文化产业后备人才。一方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人才。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开设特色文化课程可以从小培养他们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比如银饰制作、口弦音乐学习、朵洛荷黄伞制作等都可以融入学校课堂中。另一方面,对人才定期开展培训和进修,开展文化产业需求的各层次人才的培训,可以安排去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交流学习,比如实地考察大理、南京、西安等城市,汲取它们的成功经验。三是合理引才,完善人才队伍。引才首先可以先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将对应专业高校毕业生和有志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才充分吸纳到文化行业和文化企业,积极参与省、州组织招才引智及自行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建设服务布拖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与高等院校合作,政府和学校定向培养或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模式,开展“产学研”培训基地,给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四是制度留才,改善人才的发展环境。人才引进来,关键还要留得住,留住人才首先要给予人才制度保障,不论是薪资还是职业发展前景,都要让文化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觉得有继续干下去的念头。
六、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遗产资源丰富,现有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多个领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彝族的发展历史和精神世界。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时代都比较久远,它是经过世代传承而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具有活态性、原真性和整体性,既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属于彝族的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通常不会直接呈现,它是依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之中,通过文化价值表现出来。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布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凸显,由于非遗具有延展性和包容性,使得它与其他资源、产业相互融合。但是,在大力发展非遗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清楚并保持发展的初衷。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开始让我们体尝到违背自然规律的严重后果,而大多数文化的破坏性也是不可逆的。因此,只有抓住真正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才能找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总方向。同时,好的发展理念不应只是着眼于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意愿,而是应具备长远眼光,保证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不断进行文化产业的融合、优化与转型升级,才能不断为非遗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境界,不断激发竞争新活力,促进“非遗+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张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鲁炜中,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胜以莫莎外,布拖县地洛镇政府。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项目24yjgs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