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开江县:志愿服务进小区,书写“家门口的治理答案”
2025-04-28 10:29:46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彭琳 王楠 林建
为大力传承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模式,开江县以“志愿服务进小区”主题活动为抓手,强化宣传引导、整合各类资源、立足常态长效,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全县共组建小区志愿服务队127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60余件,居民满意度达98.5%,志愿服务更有支撑,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宣传引导,营造志愿+治理良好氛围。
一是活动带。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广泛开展“业主+志愿者”小区共建、垃圾清洁小区美化行动等系列主题活动20次,牢牢把握主题宣传这个重要抓手,努力提升居民对小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知晓度,为共建美丽幸福小区贡献更多志愿力量。二是评优引。做好荣誉激励奖励工作,组织评选社区、小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志愿服务家庭”,发挥榜样力量,2024年表扬优秀个人25名,先进集体10个,城市文明底色更加鲜活。三是阵地宣。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神文明”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学雷锋做榜样”宣讲活动10余场,道德模范、志愿者结合自身经历讲述雷锋精神,引导群众自觉加入学雷锋行列。
资源整合,打造志愿+治理坚实基础。
一是摸底数建队伍。组织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精准摸排,全面掌握小区居民职业、特长、空闲时间等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重点挖掘退休教师、医生、律师、技能人才等专业群体。分类组建应急服务队、邻里互助队、扶老携幼队、法律援助队、党员先锋队、宣讲队、环保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二是盘资源建阵地。将各小区闲置用房改造为“志愿服务驿站”,设置共享工具角、爱心书屋、议事厅等功能区。融合“社工+志愿者”、文明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多方力量,结合居民群众的日常需求,在“志愿服务驿站”开展“服务小店”,让更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三是引外援建质效。每月定期开展“公益伙伴日”,把志愿服务融入党员“双报到”“社区大党委”工作,协调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到小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义诊、义剪、法律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300余场次,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更好服务群众。
机制创新,促进志愿+治理有效融合。
一是联动协调。坚持“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统筹协调,整合县级各部门13支志愿服务队伍资源,制定小区服务和治理清单、建立动态联络机制,打通小区志愿服务+基层治理融合“桥梁”。二是党员带领。以强化社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36个小区成立功能型党支部,推选党员楼栋长85名,建立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四级联动体系,培育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群众普遍认可、有一定影响力的楼栋长队伍36支,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三是自治建设。增强居民参与的自主发展机制建设,推行“时间银行”积分制度,制定《小区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明确服务流程、考勤纪律、安全规范,推动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由任务式向自主式转变,居民累计兑换积分1.2万分。同时,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小区公示栏等渠道收集居民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实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模式。
来源:中共开江县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