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有界 治理无界 ——四川开江“六联共治”联出川渝“邻里情”,共绘治理“同心圆”
2025-04-28 11:13:21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李士杰 王楠
“听说开江县任市镇这边可以一站式办理业务,不用来回两边跑,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果然仅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户口迁移的所有手续。”日前,在开江县任市镇公安政务服务窗口,来自重庆市梁平区的蒋大哥高兴地说道。
达州市开江县地处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几何中心、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北向门户,与重庆市万州、开州、梁平“三区”接壤,省际界线总长度180公里,全县162个行政村有26个行政村与重庆相邻,是典型的川渝边界地区。毗邻地区经济合作、商贸流通、劳动就业、婚恋往来等方面交流密切频繁,社情民情相对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边界地区的基层治理成了一道难题。
如何破解难题?“近年来,开江县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按照‘区域有界、治理无界’总思路,持续深化“六联共治”机制,多层次、全方位建强与重庆‘三区’互联互通体系,打造川渝毗邻地区协调发展、协作联治、协同共享的基层善治路径,‘同饮一江水、川渝一家亲’的局面生动呈现”开江县委政法委书记张永红介绍道。
深化党建联建 共筑坚固堡垒
党建共抓聚合力。按照“地域相邻、组织共建、治理互促”思路,积极探索边界区域毗邻党建联建试点,全覆盖与重庆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毗邻乡镇协同签订《毗邻地区边界联建共建协议书》,坚持“喜事互贺、白事互吊、大事互通、难事互助”,定期开展双向走访,共办“主题党日一起过”“书记轮流上党课”等活动50余场次。创新载体增活力。以村(社区)为单位共建边界党支部11个,联合组建“产业联育、山林联护、河道联巡、险情联排、纠纷联处”等功能型党小组42个,坚持“喜事互贺、白事互吊、大事互通、难事互助”,定期开展双向走访,共办“主题党日一起过”“书记轮流上党课”等活动50余场次。事务共商提效力。整合毗邻地区各级各类党组织、党员以及群众等多方面力量,成立村务联席议事会,将涉及双边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联合议事范畴,定期会商解决跨区域共同事务,共商川渝乡约,推动政务无缝对接、民生服务良性互动、边界地区联管联控。
深化产业联动 共享发展红利
交通先行,畅通互联渠道。联合开通跨省城际公交2条、农村客运34条,定制客运路线16条,将G542、S201、S305、S503等毗邻干线大通道及毗邻农村路联网工程纳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流程,共同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瓶颈路”,实现万达开区域畅联互通,加快建设万达开“半小时通勤圈”。服务升级,破除交流壁垒。持续推进万达开“商事准入异地同标”改革,
成立行政审批“稻田+”片区分局,在任市镇便民服务中心优化设置“川渝通办”窗口,赋权审批事项36项,进驻便民服务事项234项、川渝通办服务事项311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31项,执行第二印章制度,2024年“川渝通办”办件量450余件,惠及毗邻地区20余万群众,实现“片区事就近办、重庆事开江办”。融合并进,提速产业振兴。成立川渝产业发展联盟,共建开开合作示范园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开梁合作园区,共同做强智能装备制造、光电显示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电子信息和大数据等产业链,共同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稻油稻菜轮作、水稻制种”等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余亩,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量”。

深化人才联育 共创聚才高地
校地合作集聚人才。围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依托“达人英才计划”,在川渝高校开展自主引才,发布岗位需求82个,签订意向性协议64人。大力开展“良医集聚”、教育“三名”工程,公开招引人才129名,培训人才1700余人次。成功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签署“毗邻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暨医疗集团化合作协议”,引进2名博士入驻提供医疗业务援助。项目带动引进人才。深入推进“人才+项目”模式,围绕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与川渝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人才项目1个,柔性引进四川农业大学王继文教授专家团队,与开江县宝源白鹅有限责任公司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江水禽品种创新能力。积极搭建“万达开”三地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平台,开展线上招聘会50场,推介本地及异地招工岗位17000余个,服务重庆地区企业100余家,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量身定做培育人才。聚焦智能制造、服装轻纺、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锻造工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余名。支持开江职业中学为川渝企业开展种养殖、餐饮服务、养老护理等技术技能人才“订单式”“定制式”培养100余人次,依托县卓越人力资源公司,组织集中输送到万达开区域就业,不断打造川渝特色劳务服务品牌。
深化文化联谊 共续同根血脉
搭建交流平台。针对开江与重庆“三区”地域相邻、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习俗相通的文化特点,组建边界村群众文化联谊群、QQ交流群等线上互动平台52个,建立“任新文”彩龙船腰鼓队等兴趣社团26支,不断拓展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合作交流。深化沟通协作。积极参与“万达开红色文化联盟”,制定《万达开云文旅一体化协同发展2023年重大事项任务清单》《强化文化旅游业共建共享具体工作任务清单》,建立毗邻区县联办、轮值万达开文旅节会、文体活动及赛事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毗邻区县以文会友合作,进一步唤醒和深化川渝群众深植内心的“睦邻”情谊。共创区域品牌。深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签订区域合作协议7个,推出精品旅游线路3条,文化体验、康养度假旅游产品30余个,共同发布文旅线路、优惠政策,相互推介特色文化资源,互邀参与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孝贤代代传、川渝一家亲”联谊会等活动30余场次,共同创响“大三峡·大巴山”区域文旅品牌。

深化环境联保 共护绿水青山
构筑共建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与川渝7县区联合签订《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发展规划》,从共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创新绿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等领域着手,进一步完善、明确保障措施,力求区域发展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深化合作机制。建立河道、防汛、抗旱等联防联控机制,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创新推动南河、新盛河等跨界河流共管共治,持续开展跨区域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生态环境领域联合交叉执法检查等活动,持续实施“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切实改善边界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居环境。联合开展边界地区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边界地区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
深化治安联防 共谱和谐新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边界地区“雪亮工程”“慧眼工程”“智慧小区”建设,加快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在川渝毗邻地区规划建设联合检查站3个,选址新建街面警务站1个。创新跨界联调机制。成立边界联调领导小组,依托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综治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边界联调中心7个、联络点23个,向边界村免费开放“田城顾问”智慧法律服务平台,组建跨界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全面推广“五访四谈三结合”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定期联合开展跨界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实现跨界矛盾纠纷常态联动、快速响应。强化警务交流协作。与重庆”三区”共同签订《服务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警务合作机制》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重大事件预警应急机制,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强化应急演练,加大跨区域流窜作案、跨区域毒品违法犯罪等案件的侦查打击力度,联合开展联防工作50余次,协助办理重要案件8件,抓获在逃人员18名,协作侦破跨区域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持续营造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未来,开江县将继续深化“六联共治”机制,进一步加强与重庆万州、开州、梁平“三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融入大局、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提升边界地区基层治理互动、双向、共享的成效,奋力开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来源:中共开江县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