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凉山彝族非遗创新发展研究
2024-09-14 18:10:14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admin
一、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特殊性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占凉山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彝族文化在凉山州保存得最为典型和完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彝族的传统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彝族的乐器如口弦、马布、月琴等,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彝族的舞蹈如达体舞、披毡舞、撒麻舞等,动作优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彝族非遗,凉山州等地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许多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
我国非遗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载着丰富的民族、地域文化信息,成为人类文化“活的记忆”。在全球化时代,保护和传承好各国的非遗,是对全人类文化多样化存在,以及与后代人共享人类文化遗产所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非遗,其生产性保护和创造性转化及产业开发才有资源基础。作为中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非遗承载着彝族族群从古到今在诞生、发展、延续过程中厚重的集体历史记忆,是探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是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和理清中华民族发展脉络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的特殊性
乡村文化振兴的归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非遗具有的文化标识性与文化活态性特征显示了其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可塑性,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乡村文化在新陈代谢中实现要素传承与价值重构。随着乡村振兴的逐步推进,非遗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体现在非遗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存在一种耦合共生的文化互洽关系。
2021年3 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内容等作出全面部署,为新阶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夯实基础。脱贫攻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乡村全面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出路。
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非遗文化发展现状研究
目前,涉及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时期的彝族非遗文化传承问题探究内容极少,现有的研究成果尚存不足、研究区域对象也颇显局限。除此之外,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赋能乡村振兴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如杨珊珊分析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机理;高骏山以湖南湘西州为研究范本,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黄永林、任正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从传统性、现代性、人民性与国家性等四大维度着手发力探讨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从理论探究层面、从乡村振兴角度探究非遗传承,对于过渡时期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研究较少,缺少针对性与地区性。
三、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途径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对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牢固凉山彝族非遗传承基础.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重点在于保护非遗文化生态环境,凉山非遗所独有特色都源自其所生长的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过渡时期对凉山彝族文化生态环境的重构、整改、恢复、优化不仅仅针对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现实生态环境,还包括民族精神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子环境。
就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现实生态环境而言,通过对凉山彝族项目涉及的自然生态资源、特殊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以及通过全民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北川非遗相关自然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保护,在乡村振兴政策之下保证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本土性与民族独特性。
就民族精神环境的保护与优化而言,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民族精神的支柱,对凉山彝族非遗的创造性发展涉及对民族精神环境的重构,即通过各种方式让当地民众重新发现凉山彝族非遗的价值,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环境的保护与优化主要看清两个辩证关系。 首先,从经济条件与民族认同之间的辩证关系。凉山州彝族非遗文化与凉山州彝族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凉山彝族非遗文化随着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过渡到乡村振兴的时期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相应的红利,让凉山州彝族地区的民众摘掉“贫穷”的帽子和“野蛮”的称号,让他们自信地站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中,从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其次,现实感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教育、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的建立、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推广等,提升彝族文化环境内部民众对自身文化的现实把控以及现实感受,明确他们对自身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追求目标。
就社会生活环境而言,从物质文化建设的角度助推凉山彝族非遗经济的发展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强化对凉山彝族非遗民族精神环境的重塑以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从政策条规建设的角度明晰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目前,凉山州已经实施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规范化指导。条例中明确了非遗保护的原则、职责、经费保障、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内容,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从强有力宣传矩阵的搭建的角度增强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穿透力,向外扩展宣传空间、丰富向外宣传途径、提高向外宣传力度,由内而外地增强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知名度。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对凉山彝族非遗传承人保护与培养,实现凉山彝族非遗创新性传承
针对目前凉山彝族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将凉山彝族传承人进行细致划分为:潜在可能传承人、一般普通传承人、重点代表传承人三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承人具有不同的保护与培养策略。
1.潜在可能传承人及对其保护与培养策略
潜在可能传承人是指那些尚未被正式认定为非遗传承人,但具有成为传承人的潜力和可能性的个体。这类人群可能包括对彝族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学者、艺术家,以及对非遗有一定了解和基础的普通民众。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尚未投身于非遗的传承工作,但他们的参与对于非遗的保护和活化至关重要。
对于潜在可能传承人,应当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他们的非遗知识和技能。这包括建立非遗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工作坊,提供实践机会,以及鼓励跨学科的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传承能力。除了技能的培养,还应当对潜在传承人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这包括通过文化讲座、研讨会、展览等形式,让他们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2.一般普通传承人及对其保护与培养策略
一般普通传承人是指那些已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事非遗传承活动,但尚未获得广泛认可或显著影响力的个体。这类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维系着非遗的生命力。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资源和平台来展示和传播自己的技艺,但他们的存在是非遗得以存续的基础。
对于一般普通传承人,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包括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优惠、技术支持等。通过这些扶持措施,可以帮助传承人改善传承条件,提高传承效率。通过设立非遗传承奖项、举办非遗传承比赛、开展非遗传承成果展示等方式,鼓励一般普通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的传承工作。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3.重点代表传承人及对其保护与培养策略
重点代表传承人是指在某一非遗领域内具有较高技艺水平、较大影响力和认可度的个体。他们不仅是非遗技艺的传承者,也是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这类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技艺和经验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通过将重点代表传承人纳入官方的非遗保护体系,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稳定和专业的传承环境。这包括聘任他们为非遗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非遗学院的教授或者非遗博物馆的顾问等。通过体制收编,可以让这些传承人在更加优越的条件下,将他们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为了让凉山彝族的非遗文化走向世界,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重点代表传承人的技艺和作品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可以通过组织国内外的非遗展演、参加国际非遗节庆活动、开展非遗作品的国际巡展等方式来实现。通过向外展演,不仅可以提升重点代表传承人的国际知名度,也可以促进凉山彝族非遗的国际交流和传播。
通过利用脱贫攻坚带来的成果以及乡村振兴浪潮带来的发展红利,稳固住凉山彝族非遗传承人在巩固脱贫成果向乡村振兴转化过渡时期中的地位,积极实现非遗传承人向内扎根、不向外流失的传承目标,反向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
(三)加强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实现凉山彝族非遗创造性发展
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乡村振兴过渡时期的一种产业保护策略,即将凉山彝族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开发利用,使其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借助目前加大力度巩固脱贫攻坚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吸引文化创意人才、旅游服务管理人才以及商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种植养殖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商品销售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丰富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人才类型,牢固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传承的经济基础。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振兴的特殊时期,加强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应当加强非遗文化宣传和教育,促进社区参与和多方合作,通过教育系统和媒体平台,加强对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其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社区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与政府部门、企业、学术机构等多方合作,从而实现对凉山彝族非遗文化民族精神环境的改造,提升民族认同感,反向修缮及保护现有的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现实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实现牢固根基、创造性发展的目标。
其次,举办非遗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凉山彝族火把节等传统节庆活动,通过活动展示彝族文化,吸引游客,或开发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彝族刺绣、银饰制作等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通过向外地宣传及展演,融入多元文化群体,吸引并丰富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人才,相应的经济发展同样提升民族认同感。
再次,建立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加强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研究和保护。在凉山州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培训和创作空间,同时为年轻人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加大对非遗文化研究的投入,系统地记录和整理非遗文化资料,建立数据库,为传承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推动凉山彝族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播。鼓励和支持企业将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元素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如将凉山彝族传统图案用于家居装饰、时尚配饰等。将凉山彝族非遗文化融入现代产业中,实现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现代转型,不拘泥于传统手工艺的古老传承,拓展新型传承方式,展现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在当代的艺术魅力,同时赋予现代产业以浓厚的文化气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化展示凉山彝族非遗文化。
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特殊性和当前发展现状,提出了保护与优化非遗文化生态环境、加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以及推动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多维发展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能促进其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通过法律保障、政策支持、教育推广和产业融合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将凉山彝族非遗文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源,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未来,应继续关注凉山彝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索更多创新性发展的途径,以确保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力与可持续发展。(张玥,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基金资助: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项目24yjgs05;西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布拖县乡村振兴研究课题xkbt202400014)